气。 检查充气袖带是否对称光滑。 袖带、 导向管或导向
气囊中不应有任何凸起或任何泄漏迹象。 插入前再次对
袖带放气。
3.2. 使用准备
插入前准备
将袖带向下按压到平坦的无菌表面 (例如, 一块无菌纱
•
布) , 使袖带平整且无褶皱, 对袖带完全放气, 同时使
用注射器对器械放气。 3
插入前, 在袖带的远端后表面涂抹无菌水基润滑剂,
•
对袖带的后头端进行润滑。
务必准备好备用 Ambu Aura-i。
•
预先吸氧并使用标准监测程序。
•
在插入前, 检查麻醉 (或失去意识) 水平是否足够。
•
应在与适合气管插管的麻醉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成功
插入。
患者头部应伸展, 颈部弯曲, 处于通常用于气管插管的
•
位置 (即 "嗅探体位" ) 。
3.3. 插入
切勿过度用力。
•
拇指位于接头外壳上的垂直线, 三个手指放在接头外
•
壳的对侧, 握住接头外壳。 另一只手应放在患者头部
下方。 4
将袖带的头端向上按到硬腭上, 并将袖带平压到
•
上面。 5
确认袖带头端紧贴上腭, 然后再继续操作 – 用中指轻
•
轻向下按压下颌, 进一步打开口腔。
确保袖带头端不会进入会厌谷或声门开口, 也不会卡在
•
会厌或者状腺上。 袖带应压在患者的后咽壁上。
喉罩就位后, 会感觉到阻力。
•
插入后, 确保嘴唇没有卡在接头外壳和牙齿之间, 以
•
免损伤嘴唇。
插入问题
对于儿科患者, 如果放置困难, 建议采用部分旋转技术。
•
Ambu Aura-i 插入期间的咳嗽和屏气表明麻醉深度不
•
足 - 用吸入或静脉注射药剂立即加深麻醉, 并启动手
动通气。
如果无法充分打开患者口腔插入喉罩, 请检查患者是否
•
已充分麻醉。 让助理将下颌向下拉, 以便于看到口腔
内部, 验证喉罩的位置。
由于难以在插入 Aura-i 时操纵舌头后部的角度, 请将
•
头端压在腭上, 否则, 头端可能会自行折叠, 或者遭遇
后咽异常, 例如肥厚扁桃体。 如果袖带在插入后无法
变平或开始卷曲, 请抽出喉罩并重新插入。 如果存在
扁桃体阻塞, 建议对角移动喉罩。
3.4. 固定
必要时, 使用胶带或适合此用途的机械管架将 Aura-i 固定
在患者面部。 7 建议使用纱布咬合块。
3.5. 充气
不要握住导管, 用恰好足够的空气对袖带充气以实现密
•
封, 相当于最大 60 cmH
O 的袖带内压。 6 通常,
仅一半最大充气量即足以实现密封 - 请参阅表 1 了解
2
最大袖带内充气量。
在手术过程中, 使用袖带压力表持续监测袖带压力。
•
在长时间使用或使用氮气时, 这一点尤为重要。
查看以下迹象, 看放置是否正确: 袖带充气时、 甲状腺
•
和环状部位周围颈部存在平滑椭圆形肿胀时, 或者口腔
中看不到袖带时, 可能出现插管轻微向外移动。
最初三四次呼吸时, 喉罩可能会轻微漏气, 然后稳定
•
在咽部位置。 如果仍存在泄漏, 检查麻醉深度是否足
够, 并且肺部的充气压力是否较低, 然后再考虑是否有
必要重新插入 Aura-i。
3.6. 验证正确位置
正确放置后, 应使袖带头端位于上食道括约肌处,
•
从而与声门形成无泄漏密封。
接头外壳上的垂直线应向前朝向患者鼻子。
•
患者的切牙位于接头外壳上的两条正常插入深度标记
•
线 (两条水平线) 之间时, 表示 Aura-i 已正确插入。
2 , 第 5 项。 如果患者的切牙超出此范围, 请重新定
位喉罩。
可通过观察潮气量变化 (例如呼气潮气量减少) 、 倾听
•
双侧呼吸声音和上腹部无声音以及/或者观察通气时的
胸部上升情况, 对 Aura-i 的位置进行评估。 如果您怀
疑 Aura-i 位置不正确, 请取下并重新插入, 并确保麻
醉深度足够。
建议通过视觉确认解剖学正确位置, 如使用柔性内
•
窥镜。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