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V 雲台相機
1. 雲台含有精密零組件, 若受到碰撞或損傷, 精密零組件會損壞,
如此可能會導致雲台性能下降。請保護雲台免受物理損傷。
2. 雲台運作時切勿對其施加外力。
3. 請勿在雲台上增加任何物體,以免影響雲台性能,甚至燒毀
馬達。
雙目視覺系統
1. 雙目視覺系統測量精準度容易受光照強度、物體表面紋理
情況所影響,因此在以下場景需謹慎使用:
a. 純色表面(例如純黑、純白、純紅、純綠)。
b. 有強烈反光或倒影的表面。
c. 水面或透明物體表面。
d. 光照快速變化的場景。
e. 在特別暗(光照小於 10 lux)或特別亮(光照大於
10,000 lux)的物體表面。
f. 紋理重複度很高或特別稀疏的表面。
2. 確保雙目視覺系統的攝影機清晰無汙點。
3. 由於雙目視覺系統依賴周圍環境影像來取得位移資訊,
請確保周邊環境光源充足,環境紋理豐富。
4. 在水面、光線昏暗的環境以及地面無清晰紋理的環境中,
雙目視覺系統的障礙物感測能力將會受限。
雷達模組
為避免可能的傷害和損失,請務必遵守以下各項要點:
1. 飛行器電源處於開啟狀態時或飛行結束後,請勿用手直接
接觸雷達模組的金屬部分,以免燙傷。
2. 請全程保持對飛行器的控制,切勿完全依賴雷達模組及應用
程式提供的資訊。請確保視線良好,依靠肉眼觀察,合理判
斷飛行狀況,及時躲避障礙物。
3. 雷達模組的偵測距離為 1.5-50 公尺。如有障礙物處於該探測
範圍以外,飛行器將無法感測該障礙物,此時應謹慎飛行。
針對不同大小和材質的障礙物,雷達模組的偵測距離會有一
定程度的差異,例如:對於建築物等強反射物體(雷達散射
截面積 (RCS) 大於 -5dBsm),有效偵測距離約為 50 公尺;
對於橫拉電線等物體 (RCS 為 -10dBsm) , 此距離為 30 公尺;
對於乾枯樹枝等物體 (RCS 為 -15dBsm) , 此距離為 20 公尺。
在有效偵測距離以外,障礙物感測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
無效。
4. 對於斜拉線、傾斜明顯的電線桿、與飛行器飛行方向存在夾
角的電線等物體,由於雷達電磁波大部分會被反射至其他方
向,進而影響到雷達探測性能,因此請務必謹慎飛行。
1. 請根據當地無線電管制及法律規定使用雷達模組。
2. 多架飛行器近距離作業時,雷達可能會受到干擾,導致避障
功能異常,因此請謹慎飛行。
3. 在姿態模式下,無法使用避障功能。
4. 雷達模組較為精密,切勿擠壓、碰撞。
5. 每次使用前,請檢查確保外觀清潔、外層的保護罩完好,
無破裂、凹陷或其他變形等情況。
6. 在傾斜度超過以下數值的物體表面上方,需謹慎使用雷達
模組:
10°(飛行器速度應小於 1 公尺 / 秒)、6°(飛行器速度應小
於 3 公尺 / 秒)、3°(飛行器速度應小於 5 公尺 / 秒)。
韌體
為避免可能的傷害和損失,請務必遵守以下各項要點:
1. 在升級韌體、校正系統及設定參數時,務必讓飛行器遠離
人群或動物。
1. 務必將韌體更新至最新版本,以確保飛行安全。
2. 確保使用 DJI 官方韌體進行升級。
3. 升級飛行器後,務必將遙控器也升級到最新韌體。
4. 韌體升級完成後,遙控器有可能與飛行器中斷連結。升級
完成後需要重新配對。
5. 升級韌體前,請確保螺旋槳已拆下。
DJI Pilot 2 應用程式
1. 使用應用程式前,請確保遙控器電量充足。
2. 使用應用程式期間,請仔細閱讀所有彈出的安全提示、警告
資訊以及免責聲明。務必瞭解當地相關的法律規定。您將須
為自己所有違反當地法律規定的飛行行為負責。
a. 在使用自動起飛和降落時, 閱讀並瞭解所彈出的警告資訊。
b. 在設定超過高度限定範圍時,閱讀並瞭解所彈出的警告
資訊以及免責聲明。
3. 當應用程式提示使用者需將飛行器降落時,務必及時將飛行
器降落至安全地點。
4. 每次飛行前,務必根據應用程式提供的飛行器狀態列表進行
各項檢查。
5. 地圖介面中所使用的地圖需從網際網路下載。使用該功能前,
建議將遙控器連接至網際網路,以快取地圖資料。
無線網路卡
1. 本產品及應用程式的部分功能需要使用無線網路卡及 SIM 卡,
由此產生的額外費用由使用者自行負擔。
2. 務必使用 DJI 提供的無線網路卡。
3. 使用者可自行選擇適用的 SIM 卡。
4. 務必確保無線網路卡和 SIM 卡安裝正確,否則將無法使用相關
服務。
產品保養
存放與運輸
為避免可能的傷害和損失,請務必遵守以下各項要點:
1. 線材和小型零件可能會對兒童造成危險,因此務必讓兒童
遠離飛行器的零組件。
2. 運輸前,務必從飛行器取下電池。
3. 若需要長期存放或長途運輸,則需要清空貨箱,並將飛行器
存放於陰涼乾燥處。
維護
為避免可能的傷害和損失,請務必遵守以下各項要點:
1. 每次飛行結束後, 請等待飛行器恢復至常溫, 再清潔整體機身。
禁止在飛行器結束作業後立即進行清潔。
a. 確保機身結構完整,用軟刷或濕布清潔機身,再用乾布擦
乾水漬。
19